陈确的义利观,也是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,提出“私”是人类活动的源泉。君子、圣贤都有其私,有私,而后知爱其身,而后能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他说:“君子欲以齐、治、平之道私诸其身,而必不能以不德之身而齐之治之平之也。”古代仁圣贤人所做的惊天之举“皆从自私一念而能推而致之以造乎其极者也!”[125]人既有私,怎么能不言利?陈确从此观点出发,指出为学之人应先有独立的经济物质生活,而后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尊严。他认为:“学问之道,无他奇异,有国者守其国,有家者守其家,士守其身,如是而已。”“仰事俯育,决不可责之他人,则勤俭治生洵是学人本事。”“唯真志于学者,则必能读书,必能治生。”[126]这显然是强调儒者要以“治生”为“读书”的基础、根本,“治生尤切于读书”,只有“使学者汲汲营利”,才能成为有独立人格的“圣贤之人”。这种“学者以治生为本”的观点,在当时商品经济初步发展过程中,反映出学者们要求主体意识的觉醒,要求取得自己独立经济地位的强烈呼声,也是对传统道德伦理至上主义的有力冲击。
相关影视:赵奕欢电视剧上位1在线观看